《闽南田间的紫色奇迹:农友长茄的丰收秘诀》

2024-10-07 13:03:18 发布

在闽南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农友长茄”的紫色茄子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这种茄子,品种编号为闽认菜2009002,是厦门市同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台湾引进的优良品种。

农友长茄的植株挺拔直立,株高可达1.3米,茎部呈现出绿紫色,覆盖着白色的绒毛。叶片是生机勃勃的绿色,叶脉则带有紫色,边缘呈现出波浪状的浅缺刻。从移栽到开始采收,大约需要60天,整个生育期为270天左右。

它的果实是长棒状,皮色紫红,长度在30-45厘米之间,直径则在3.5-5.0厘米,单果重200-300克,切开后,内部是乳白色,显得十分诱人。福建省地质测试研究中心的品质检测显示,每100克鲜果含有0.880克的粗蛋白质,0.034克的粗脂肪,0.485克的粗纤维,以及0.537克的灰分。

在厦门、漳州、泉州等地的多年多点试种中,农友长茄的亩产量可达4000公斤左右,这得益于其出色的生长特性和产量表现。

栽培农友长茄时,建议在闽南平原地区的冬季大棚内进行。嫁接时宜选用抗病砧木“超托鲁巴姆”,以增强其抗病能力。播种时间安排在7月上旬播砧木种子,8月上旬播农友长茄种子,8月下旬嫁接,9月初定植,每亩种植约1200株。霜降前搭建大棚,以保证其生长环境。

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防治黄萎病和青枯病,以确保农友长茄的健康生长。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为,农友长茄(704)属早熟紫长茄品种,生育期270天左右,产量高,品质较优,田间病害调查黄萎病轻度发生。适宜闽南地区冬季大棚种植,栽培上注意防治黄萎病。经过审核,农友长茄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已通过认定。

农友长茄,不仅是闽南田间的紫色奇迹,更是农民丰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