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经薯1号:广西农业的“红色宝石”
在广西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桂经薯1号的甘薯品种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农民和消费者的目光。这个由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品种,以其优良的特性和出色的产量表现,成为了当地农业的一颗“红色宝石”。
桂经薯1号的株型匍匐,蔓长1-2米,分枝多达9.7个,茎粗5.6毫米,叶片呈现出心齿形,叶顶和叶脉分别呈现绿色和微紫色,茎部则为绿色。这种中早熟品种的生育期大约为110天,结薯集中,单株能结出5-10个纺锤形的小薯,皮色红艳,肉色淡黄,不仅外观诱人,营养价值也不容小觑。
2010年,广西分析测试中心对桂经薯1号进行了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显示其干物率为35.2%,淀粉含量高达24.5%,可溶性糖2.25%,粗纤维2.4%,蛋白质2.5%,维生素C含量达到20毫克/100克,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桂经薯1号的营养价值。
在产量方面,桂经薯1号同样表现出色。两年区试平均亩产鲜薯达到2233.4公斤,干物率为24.51%,薯干亩产更是达到548.2公斤,比对照种桂薯2号增产了16.4%,这一成绩无疑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栽培桂经薯1号并不复杂。首先,需要选用健康的种薯或种苗作为种植材料。其次,每垄行距保持在1.2米,采用整条种苗开浅沟摆种盖土的方式,每隔20厘米左右露出1-2节薯苗,以利于出苗结薯。每亩种植约5000株。在高温高湿的夏季种植时,对薯苗进行杀菌消毒是预防病害的关键步骤。种植时,每亩需施放1000公斤农家肥和50公斤复合肥;当苗长至40-50厘米时,结合中耕除草、培土,亩施钾肥15-20公斤。一般在种植后110天左右即可收获。
经过严格的审核,桂经薯1号符合广西甘薯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并被推荐在全区范围内种植。这一品种不仅为广西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农民的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持。桂经薯1号,这颗广西农业的“红色宝石”,正以其独特的光彩,照亮着农民的致富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