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科院培育的兰天27号:抗寒抗旱的高产小麦新星

2024-08-09 03:33:04 发布

在甘肃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兰天27号”的小麦新品种以其卓越的抗寒抗旱性能和高产潜力,成为农业领域的一颗新星。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0008,是通过对Fr81-1母本和兰天10号父本的杂交选育而成的,原代号99-316。

兰天27号的冬性特性,使其在幼苗期展现出半匍匐的生长姿态,整个生长期长达243天。它的株形半紧凑,叶片半披垂,株高介于77至104厘米之间,展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该品种的穗形为长方形,白壳顶芒,有效分蘖能力在1至1.25个之间,穗长6.0至8.0厘米,小穗数平均为14.5个,穗粒数达到36.6粒,千粒重在34.5至52.1克之间。

兰天27号的籽粒呈红色卵圆形,粉质,富含粗蛋白12.03%,湿面筋含量为27.5%,沉淀指数为18.4毫升,面团形成时间仅为1.8分钟,不乱时间1.1分钟,这些特性使其成为面食加工的优质原料。

在抗病性方面,兰天27号同样表现出色。2007年的条锈菌接种鉴定显示,苗期对混合菌免疫,成株期对多种条锈菌株免疫,同时对白粉病具有中等抗性。

产量表现上,兰天27号在2006至2008年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415.7公斤,较对照品种中梁22号增产22.66%。在2008至2009年的出产试验中,平均亩产415.6公斤,比中梁22号增产13.4%。

栽培要点提示,兰天27号在陇南高山区适宜的播种期为9月中旬,半山区为9月中下旬。种植密度推荐为35-40万粒/亩,保苗约35万/亩。施肥应以基肥为主,注意氮磷配合施用,并在拔节期间根据苗情适时追施化肥。

兰天27号的适宜种植范围广泛,包括甘肃省的天水、陇南市的高山、二阴半山区,以及平凉市的庄浪、华亭等地,这些地区的农民将从这一新品种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