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大311:中国农业大学的农业科技新突破

2024-07-31 03:02:51 发布

在现代农业科技的浪潮中,中国农业大学以其卓越的研发实力,培育出了一种新型玉米品种——中农大311。这款玉米品种以其出色的生长特性和抗病能力,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中农大311,一个由w499母本和丹3130父本精心杂交而成的品种,拥有143天的生养期,属于中晚熟品种。它株型紧凑,幼苗叶片呈深绿色,茎基紫色,展现出一种健康的生命力。株高达到316.0厘米,穗位高135.3厘米,空杆率仅为6.5%,这保证了植株的结实性和产量。

花丝红色,花药红褐色,雄小穗颖壳绿色带紫色条纹,尖部红色,这些鲜明的颜色特征不仅美观,也是品种优良性状的体现。果穗长筒型,穗轴红色,穗长20.4厘米,穗粗5.0厘米,穗行数16行,每行平均40至45粒,穗粒重181.4克,千粒重339.9克,出籽率高达84%。籽粒黄色,半硬粒型,含有粗蛋白8.81%,粗淀粉74.77%,粗脂肪4.63%,赖氨酸0.32%,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为玉米的品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抗病性方面,中农大311表现出色,抗茎腐病,高抗红叶病,中抗瘤黑粉病,虽然对丝黑穗病和大斑病有感,但高感矮花叶病,这为种植者提供了明确的防治方向。

产量表现上,中农大311在甘肃省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中,均匀亩产达到了824.2公斤,比对照沈单16号增产1.9%。在出产试验中,均匀亩产更是达到了792.0公斤,比对照增产8.1%,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其高产潜力。

栽培上,中农大311推荐种植密度为3300-3500株/亩,适合套种或直播。在肥水管理上,以促进生长为主,注重基肥和种肥的施用,特别是在穗肥的施用上要下足功夫。同时,及时防治病虫害,通过包衣或拌种预防丝黑穗病,确保植株健康生长。适时晚收,以获得最佳产量。

综合来看,中农大311以其高产、抗病、易管理的特点,适合在甘肃省河西、中部及陇东地区种植,是农民朋友提高产量、增加收益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