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两优1105”,河南稻农的新选择
2025-05-25 05:36:54 发布
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两优1105”以其卓越的特性,成为了河南省信阳市稻区农民的新宠。这款籼型两系杂交稻品种,以其全生育期143天的快速生长周期,为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株高129.6cm,株型紧凑,平均每株拥有14片主茎叶片,每亩有效穗数达到18.9万穗,每穗总粒数高达175.7粒,结实率高达80.9%,千粒重24.7g,这些数字背后是实实在在的产量提升。
“两优1105”在抗病鉴定中表现出色,中感稻瘟病、高抗条纹叶枯病、中感白叶枯病、感纹枯病,这意味着在面对常见的水稻病害时,它能够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产量表现上,它以平均亩产597.5kg的成绩,较对照品种丰两优四号增产5.4%,这无疑是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最好回报。
为了确保“两优1105”的最佳生长,栽培技术要点也不容忽视。4月底至5月初是播种的最佳时期,大田用种量每亩1.5kg,秧龄控制在30天以内。移栽时,株行距应为19.8cm×26.4cm,每穴栽插1-2粒谷秧,确保每亩15-16万穗。科学管理水肥,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螟虫和稻飞虱等,这些都是确保“两优1105”健康成长的关键。
风险提示方面,切忌过肥、过苗、倒伏或贪青;严禁串灌和长期深灌;注意保护天敌,消灭天边杂草;加强病虫测报,实行适期用药,总体防治。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护“两优1105”免受不必要的损害,确保其健康成长。
电子邮箱:672761462@qq.com
单位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农科南路40号
“两优1105”,不仅是一个品种,更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承诺,以及对农民丰收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