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麦895:黄淮冬麦区的高产新选择
2024-07-22 02:09:34 发布
在黄淮冬麦区南片,一种名为中麦895的小麦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产量和适应性受到农户的欢迎。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棉花研究所联合培育的中麦895,以其审定编号国审麦2012010,标志着中国小麦育种的新进展。
中麦895是一种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品种,它与周麦18的成熟期相当,展现出了良好的生长特性。幼苗半匍匐,长势壮实,叶片宽直挺,叶色黄绿,分蘖力强劲,成穗率中等,亩成穗数较多。尽管冬季抗寒性为中等,但其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稍迟,抗倒春寒能力同样为中等。平均株高73厘米,株型紧凑,透光性好,旗叶宽且上冲,茎秆弹性中等,抗倒性中等。
在抗病性方面,中麦895对叶锈病表现出中等敏感性,但对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则较为敏感。然而,它的产量表现却十分亮眼。在2010至2011年度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了587.8千克,比周麦18增产5.1%;2011至2012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06.2千克,增产4.4%。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10.9千克,增产4.3%。
中麦895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10月上中旬播种,亩基本苗12~18万;重施基肥,以农家肥为主,耕地前施入深翻;入冬时浇好越冬水,返青至拔节期适当控水控肥;同时注意防治蚜虫、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等病虫害。
经过严格的审定,中麦895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它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的高中水肥地块进行早中茬种植。中麦895以其高产、适应性强的特点,为当地农户提供了一个值得考虑的种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