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新突破——冀杂谷11号,谷子种植的新选择
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一种新型谷子品种——冀杂谷11号,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优势,为谷子种植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这一品种以其登记编号GPD谷子(2025)130024,标志着谷子种植的新篇章。
冀杂谷11号是一种粮用类型品种,以其中熟特性和93天的生育期,为农民提供了一个高效的种植选择。作为杂交种,它展现出了强大的抗草剂能力,特别是对烯禾啶的抗性,这使得田间管理更为简便。幼苗叶鞘的绿色和半上冲的叶姿,以及单秆的生长特性,都是其健康生长的标志。花药的白色和刚毛的绿色,虽短但强韧,进一步彰显了这一品种的生命力。
平均株高122.63厘米,穗长23.47厘米,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冀杂谷11号的生长优势,还预示着其高产的潜力。穗棍棒形,穗密度中等,单穗重18.63克,穗粒重15.33克,千粒重2.69克,这些数字背后是冀杂谷11号黄色籽粒的丰收景象。小米的中等黄色和粳型胚乳,不仅色泽诱人,更富含营养,粗蛋白含量9.79%,粗脂肪含量2.80%,总淀粉含量61.90%,支链淀粉含量39.50%,赖氨酸含量0.19%,这些都是冀杂谷11号营养价值的有力证明。
在抗病性方面,冀杂谷11号同样表现出色,抗谷瘟病,中抗谷锈病和白发病,这些特性为农民减少了因病害带来的损失。在产量上,第1生长周期亩产346.3千克,比对照豫谷18增产10.85%;第2生长周期亩产348.1千克,虽然略有减产,但整体表现依然强劲。
栽培技术要点的明确,为冀杂谷11号的种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适宜播期为5月中下旬至6月下旬,种植密度为3.0万株/亩,这些数据为农民提供了明确的种植参考。除草剂的使用指南,更是让田间管理变得简单高效。
冀杂谷11号适宜在河北(张家口、承德除外)、河南、山东、辽宁锦州、北京、天津地区夏播或晚春播,这为多地区农民提供了种植的可能。注意事项的提醒,如除草剂的专用性、病虫害的防治、雨水大时的病害管理、及时收获等,都是为了保证冀杂谷11号的优良特性和产量。
综上所述,冀杂谷11号以其高产、抗病、易于管理的特性,成为了谷子种植的新宠。它不仅为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更为谷子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