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春28号:甘肃农业新希望,春小麦的高产之选

2024-08-16 04:52:45 发布

在甘肃省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陇春28号的春小麦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当地农业的新星。作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成果,陇春28号以其审定编号甘审麦2011001,正式亮相于农业生产的前沿。

陇春28号的诞生,源于9807-2-14与CM7033杂交后代与CM7015的精妙结合,原代号3001,如今已成为春小麦家族中的佼佼者。它具有春性,生育期介于92至105天,展现出半直立的苗期芽鞘和紧凑的株型。陇春28号的株高大约在75至80厘米之间,叶片小而上举,形成了纺锤形的穗,长芒,护颖白色,无茸毛,穗长8.5至9.2厘米,穗粒数可达32至44粒。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陇春28号的籽粒品质上乘,白色、椭圆、硬质,腹沟较浅,千粒重在42.8至46.6克之间,容重高达754至795.2克/升。其营养成分丰富,含有13.06%的粗蛋白和29.0%的湿面筋,沉降值达到38.2毫升,形成时间3.3分钟,稳定时间3.6分钟,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其优良的面筋特性和加工潜力。

在产量方面,陇春28号同样不负众望。2009至2010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347.01公斤,较陇春23号增产6.51%。2010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326.64公斤,再次证明了其增产潜力。

陇春28号的栽培要点也相当明确。在沿黄灌区,播量建议为38至42万粒/亩,而在高寒阴湿和二阴区,则应控制在35至38万粒/亩。施肥方面,每亩施用纯氮15公斤、五氧化二磷10公斤。对于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只需灌溉三次即可。

最后,陇春28号的适宜种植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还适合高寒阴湿区和二阴地区,为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动力。陇春28号,不仅是一个品种的名称,更是甘肃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精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