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广西葡萄新品种:“国立一号”的丰收秘诀
2025-04-21 05:11:19 发布
在广西的葡萄园中,一种名为“国立一号”的葡萄品种正悄然成为果农们的新宠。这个品种以其独特的早熟特性和卓越的口感,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国立一号”葡萄,审定编号为桂审果2016011号,由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联合引进,源自浙江省金华市陈旭溪葡萄苗研究所。
“国立一号”以其特早熟的特性脱颖而出,从萌芽到果实成熟仅需105至115天。这种葡萄的植株长势较弱,但果实却十分诱人。其嫩梢和幼叶呈黄绿色,叶片中等大小,薄而平整,叶柄洼开张,叶背无茸毛。果穗圆柱形,果粒椭圆形,果皮颜色从深紫色至黑色,果粉厚度较厚,果皮厚度中等。每穗重200-240克,单粒重7.7-8.2克,纵径约3厘米,横径约2.5厘米,果形指数1.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6%-18%之间,果肉多汁、软、口感细腻,带有玫瑰香味,且较耐贮运。
在产量表现上,“国立一号”同样令人印象深刻。2015年在隆安县那桐镇的田间查定显示,平均亩产高达483.2公斤。栽培“国立一号”时,春季平均温度稳定在12℃以上即可进行药剂催芽,根据结果母枝的健壮情况留6-10芽修剪。栽培要点包括抹芽定梢、摘心、合理疏花疏果,以及果穗整形后套袋等。第二季果的栽培管理与第一季基本相同,但需注意在第一造果采收后立即清理果园中的残余果,并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施肥方面,每公顷施基肥45,000-75,000公斤腐熟有机肥,追肥分施3-4次,叶面肥在新叶展开后、开花前、谢花后喷施。冬季清园也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环节。
经过严格审核,“国立一号”符合广西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通则,已通过审定,适宜在广西桂南葡萄产区种植。这一新品种的引入,不仅丰富了广西的葡萄种植品种,也为果农带来了新的种植选择和经济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