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甘薯新贵——普紫薯2号,健康与美味的双重选择

2025-04-24 05:14:00 发布

探索紫色甘薯的世界,普紫薯2号以其独特的魅力脱颖而出。这款由普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甘薯品种,以其紫色的外皮和肉身,富含花青素,成为健康饮食的新宠。普紫薯2号的审定编号为粤审薯20160005,它不仅是科研人员的心血结晶,更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普紫薯2号的株形匍匐,长蔓分枝中等,顶叶和叶脉呈现出淡淡的紫色,茎部则带有绿色的光泽。这种甘薯的结薯方式较为分散,但单株结薯数量较多,大中薯率高达83.7%,保证了产量的稳定性。薯形呈长纺锤状,薯身光滑,薯块均匀,使得普紫薯2号在外观上就已颇具吸引力。

在营养价值上,普紫薯2号同样表现卓越。它的干物率平均为33.37%,食味评分高达78.5,淀粉率为20.59%,而花青素含量更是达到了72.95毫克/百克鲜薯,这一含量在甘薯中可谓佼佼者。花青素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此外,普紫薯2号的耐贮性较好,薯瘟病抗性鉴定显示其具有抗病性,这使得它在种植和储存上更具优势。

产量方面,普紫薯2号在2014年的省区试中,鲜薯平均亩产为1953公斤,虽然比对照品种广薯111减产,但在薯干产量上却比对照增产12.33%,显示出其在加工利用上的巨大潜力。2015年的复试中,鲜薯和薯干产量均有所提升,尤其是薯干产量,比对照增产20.71%,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栽培普紫薯2号,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点。首先,选择无病虫害的薯块培育壮苗,使用嫩壮苗进行水平浅插,每亩单行插2500至3500株。其次,植前施足有机肥,植后20天施促苗肥,50天左右结合中耕培土增施促薯肥。同时,要注意旱涝管理,及时灌水和排除积水。在病虫害防治上,生长前期防茎螟,中后期防斜纹夜蛾和天蛾等。秋薯一般在立秋前后10天种植,以确保最佳生长条件。

省品审会的审定意见指出,普紫薯2号作为匍匐型甘薯品种,具有长蔓、分枝中等,结薯分散、不整齐,单株结薯较多的特点。虽然鲜薯产量偏低,但薯干产量高,干物质含量高、食用品质较优,花青素含量较高,耐贮性较好,抗薯瘟病,适宜广东省甘薯产区种植。

普紫薯2号,不仅是一款营养丰富、健康美味的甘薯,更是农业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它以其紫色的外表和丰富的内涵,为追求健康生活的人们提供了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