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稻415:四川田野上的金色希望

2024-08-27 06:37:53 发布

在四川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蓉稻415的杂交稻品种,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成为当地农民心中的金色希望。由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蓉稻415是蓉18A与蓉恢415的完美结合,全生育期148.4天,比传统品种汕优63多出1.4天,展现出其迟熟的特性。

蓉稻415的株高适中,剑叶长而角度小,谷粒金黄无芒,长粒形态,颖尖紫色,叶鞘、叶缘、叶舌均无色,这些特征不仅美观,更有助于其在田间的良好生长。亩有效穗达到14.5万,穗长26.0厘米,每穗平均着粒170.0粒,结实率高达79.0%,千粒重27.9g。品质测定显示,糙米率78.9%,整精米率55.7%,长宽比3.2,垩白粒率42%,垩白度5.8%,胶稠度8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蛋白质含量7.3%,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蓉稻415的优良品质。

在产量表现上,蓉稻415同样不负众望。2005年和2006年的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达到510.27公斤和537.52公斤,连续两年均比对照汕优63增产,两年平均亩产523.96公斤,增产5.65%,增产点次高达87.0%。2006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38.88公斤,再次实现增产。

蓉稻415的成功栽培有其要点:适期播种,秧龄控制在35-45天;采用宽窄行栽培,亩栽1.3-1.5穴,确保亩栽足基本苗8-10万,每穴栽双株;在中等肥力田中,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合理施用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稻田管理上,前期浅水,中期晒田,后期湿润直至成熟。

蓉稻415适宜在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作为一季中稻种植,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为四川的粮食安全贡献了一份力量。这不仅是一粒种子的胜利,更是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