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NC206”小麦新品种:高产抗病的农业新星

2024-08-20 05:01:26 发布

在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小麦品种的改良一直是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的关键。今天,我们要介绍的“NC206”小麦新品种,是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河北省邢台农业科学院联合培育的成果。它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抗病能力和适应性,成为了山西省南部高肥水地区的农业新星。

“NC206”小麦品种的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09002,其品种来源是NC20与邢9402/石6021的杂交后代。它在熟期上比临丰615晚熟1~2天,与烟农19的生育期相当,显示出其生长周期的稳定性。在田间表现上,“NC206”幼苗半匍匐,叶片较窄,叶色深绿,株高约76厘米,株型松散,旗叶略宽,穗灰绿色,长方形,穗长8.5厘米左右,小穗数17个,穗粒数39粒,千粒重约40克,具有长芒、白壳、白粒的特征,半硬质且饱满度中上等。

在抗病性方面,“NC206”表现出色,经过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的人工接菌鉴定,该品种对条绣病具有免疫性,对叶锈病和白粉病表现为中感,这为农民减少了病害防治的压力。品质分析显示,“NC206”的容重为777g/l,粗蛋白质含量为14.53%,湿面筋27.1%,沉降值25.5ml,吸水率54.2%,形成时间2.4分钟,稳定时间1.4分钟,弱化度165F.U,粉质质量指标33un,评价值36,硬度46.9,这些指标均显示了其优良的品质特性。

产量表现上,“NC206”在山西省小麦南部高肥水地组区试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487.2公斤,比对照临丰615增产7.4%。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485.6公斤,比对照增产4.9%,表现出了稳定的增产潜力。

栽培“NC206”小麦时,适宜的播期为10月上旬,亩播量7.5~8.5公斤,基本苗15~18万。施肥方面,底肥应施用磷酸二铵25公斤、氯化钾10公斤,拔节期追施尿素10公斤。同时,要注意浇好越冬、拔节、灌浆水,并注意防治白粉病和蚜虫,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最后,根据试验结果,“NC206”小麦品种适宜在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高肥水地种植,为该区域的农民提供了一个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