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粳15号:江苏省苏中地区农业的新宠

2024-08-16 04:52:20 发布

在江苏省苏中地区,一种名为“盐粳15号”的中熟中粳稻品种正逐渐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它由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原名“盐粳1121”,是武2517与盐粳11号的完美结合,于2011年诞生。

“盐粳15号”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适应性赢得了农民的信赖。在2013至2014年的江苏省区试中,它的平均亩产达到了662.6公斤,比对标杆品种武运粳27号增产了4.76%。2015年的生产试验中,这一数字更是提升到了706.5公斤,增产幅度为3.4%。

这种稻谷的株型集散适中,分蘖力强,叶片深绿且挺立,群体整齐,抗倒伏能力好,成穗率高。它的穗型中等,着粒密度密,后期转色佳。在病害鉴定方面,它对穗颈瘟具有3级的损失率和4.25的抗性指数,虽然对白叶枯病和纹枯病有一定的敏感性,但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率仅为18.1%。

“盐粳15号”的米质也非常出色,根据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3年的检测,其长宽比为1.8,整精米率达到65.5%,垩白率和垩白度分别为30%和3.3%,胶稠度为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为15.0%,完全符合国标三级优质稻谷的标准。

为了确保“盐粳15号”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以及病虫草害的防治。播种前需用药剂浸种,防治种传病虫害,同时在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防治灰飞虱和稻蓟马。中后期则要综合防治纹枯病、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与稻瘟病,尤其是稻瘟病的防治。

“盐粳15号”以其高产、优质和良好的适应性,成为了江苏省苏中地区农民种植稻谷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