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谷56号:山西谷子新希望,高产抗虫新品种
在山西这片古老而肥沃的土地上,一种名为“晋谷56号”的谷子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新的希望。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晋谷56号,以其审定编号晋审谷(认)2013002,成为谷子种植的新选择。
晋谷56号的诞生,是科研人员智慧的结晶。它源自晋谷21号与抗除草剂材料DSB553和晋谷16号的杂交,试验名称“长1001”。这一品种的平均生育期为119天,幼苗叶片和叶鞘均呈现绿色,具有显著的抗除草剂特性,茎基部无分蘖,保证了植株的整齐和健康生长。
在田间表现上,晋谷56号以其平均主茎高154.4厘米、平均穗长20.5厘米的棒状穗型,以及短刚毛和适中的穗松紧度,展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平均单穗重23.8克,单穗粒重18.0克,千粒重2.9克,呈现出白谷黄米的色泽,是谷子中的佼佼者。
品质分析显示,晋谷56号的粗蛋白含量为12.96%,粗脂肪含量为4.97%,直链淀粉含量为14.24%,胶稠度为118.0mm,糊化温度为3.0,赖氨酸含量为0.26%(均为干基),这些指标均显示出其优良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品质。
在产量表现上,晋谷56号同样不负众望。2011至2012年的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279.1千克,比对照品种长农35号增产11.7%,在所有试验点均实现了增产。这一成绩不仅证明了晋谷56号的高产潜力,也显示了其广泛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栽培晋谷56号,需要在播前施足农家肥,并亩增施硝酸磷肥40千克作为底肥。播种量控制在0.8至1.0千克,5月中旬为最佳播种期,亩留苗2.5至3.0万株。出苗后要及时进行间苗、定苗,并注意中耕锄草,防治谷子钻心虫和后期鸟害。
晋谷56号适宜在山西省谷子春播中晚熟区种植,包括长治、晋城、晋中、吕梁、太原、忻州等无霜期150天以上的丘陵旱地。这一新品种的推广,无疑将为山西乃至更广泛地区的谷子种植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为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