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淮猪养殖秘诀:江苏省的优质黑毛猪
2025-05-22 06:47:26 发布
在江苏省淮阴地区,有一种独特的猪种——新淮猪,以其出色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而闻名。这种猪是由约克夏猪和淮阴本地猪杂交培育而成的,目前大约有15万头母猪分布在江苏省的淮明和淮河下游地区。新淮猪以其适应性强、产仔数多、生长发育快、杂交效果好以及在青绿饲料为主的饲养条件下饲料利用率高等特点,成为了养殖者的理想选择。
新淮猪的体型外貌特征十分明显:头部稍长,嘴平直或微凹,耳朵中等大小且向前下方倾垂。它们的背腰平直,腹部稍大但不下垂,臀部略斜,四肢强壮有力。被毛为黑色,体躯末端允许有少量白斑,有效乳头一般不少于7对。
在体重和体尺方面,根据1966至1976年淮阴县种猪场的资料统计,6月龄公猪体重约为63.33公斤,体长约为116.46厘米;6月龄母猪体重约为66.17公斤,体长约为104.4厘米。成年公猪和母猪的体重分别为244.2公斤和185.22公斤。
繁殖性能方面,新淮猪性成熟较早。公猪在103.85日龄、体重20.91公斤时开始有性行为,母猪在93.08日龄、体重21.29公斤时初次发情。公猪和母猪的初配年龄分别为170日龄和150日龄,使用年限分别为2.5-4年和5-6年。每头公猪在一个配种季节能配繁母猪8-10头,每年自然交配母猪20-30头。
新淮猪对淮安市地区的适应性及抗病力较强,虽然群体数量比育成初期有所减少,产仔数也有所下降,但它含有50%大约克猪血统的黑毛猪在国内较为少见,肉质优良,是生产优质猪肉的理想原料猪。作为配套系母本或在培育新品种中,新淮猪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养殖新淮猪,不仅是对传统养殖方式的传承,也是对高品质猪肉市场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