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优18水稻:黄淮地区的高产稳产新选择
2024-08-01 03:14:38 发布
在黄淮地区,水稻种植者们迎来了一个全新的高产选择——10优18。这款由天津市水稻研究所精心培育的粳型三系杂交水稻,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和稳定的生长特性,成为了农民朋友们的新宠。
10优18,原名津优9603,以其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42,正式亮相于农业市场。它的全生育期为154天,与豫粳6号相当,展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株高117.7厘米,每穗总粒数达到182.1粒,结实率高达76.8%,千粒重25.8克,这些数据都昭示着10优18的高产潜力。
在2001至2003年的连续试验中,10优18的产量表现一直稳定,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6.4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4.2%,2003年的生产试验更是达到了528.4公斤的平均亩产,增产9.1%。这样的成绩,无疑为种植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10优18不仅在产量上表现出色,其稻瘟病3级的抗性,也减少了因病害带来的损失。米质方面,整精米率69%,垩白米率38.5%,垩白度5.3%,胶稠度9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8%,虽然被评为一般,但已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
种植10优18,技术要点也相当明确。从培育壮秧到移栽,再到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都有一套成熟的指导方案。例如,亩播种量15公斤,秧龄30-35天;中等肥力田行株距23.3×13.3厘米,每穴插2-2.2万穴;亩施氮总量18-20公斤,基、蘖、穗肥比例为4:4:2;水浆管理要做到浅水插秧,适时晒田,收割前6天断水。
经过严格的审核,10优18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它不仅产量高,稳产性好,还具有中抗稻瘟病的特点,是河南沿黄稻区、山东南部、江苏、安徽淮北以及陕西关中稻区种植的理想选择。10优18,正以其全面的优势,成为黄淮地区水稻种植的新标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