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瘟疫情:如何有效防控并避免经济损失?

2024-10-21 10:00:04 发布

羊瘟,又称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山羊和绵羊。山羊对这种病毒更为敏感,一旦感染,会出现高热、持续3至8天的体温升高至40至41°C,以及大量口鼻眼分泌物和严重腹泻等症状。这种疫情不仅会导致高达60%以上的发病率和超过50%的病死率,还会对畜牧业生产和动物产品贸易造成严重破坏。

在我国,羊瘟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控制和扑灭。一旦发现疫情,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报告。虽然羊瘟不会感染人类,但在引进羊只时,必须严格防范从疫区引进,并对外来羊只进行至少30天的隔离观察,确保它们健康无病后才能混群饲养。

此外,养殖场应实行封闭管理,禁止羊贩子进入,避免不同羊群间的交叉感染。一旦发现羊贩子有异常行为,应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以确保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动物产品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