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啤6号:甘肃农科院的金色希望,大麦新品种的丰收秘诀

2024-10-18 02:06:06 发布

在甘肃的广阔田野上,一种名为甘啤6号的大麦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为当地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由甘肃省农科院啤酒原料研究所精心培育的这一品种,以其独特的编号甘认麦2010001,成为了农业科技的一颗新星。

甘啤6号是一种二棱皮大麦,具有春性生长特性,生养期约为102天,属于中熟品种。它的幼苗呈现出半匍匐的生长姿态,茎秆弹性优良,能够达到大约80厘米的高度。叶片的开张角度较大,为作物提供了良好的透光条件,有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在抽穗时,甘啤6号展现出松紧适中的株型,穗型为长方形,穗轴在灌浆后期虽略有弯曲,但整体穗层整洁,穗长平均为8.0厘米,穗茎节长度为26.5厘米。

这种大麦的疏穗型特征,使得单株有效分蘖数达到2.5个,长芒且呈黄色锯齿状。每穗大约有23粒,千粒重在45至50克之间,蛋白质含量介于8.7至10.5%,选粒率(≥2.5毫米)高达85至93.0%。甘啤6号的粒色为淡黄,种皮薄,粒径大,皱纹细腻,籽粒呈卵形,粉质丰富。

除了优良的生长特性,甘啤6号还具有强大的抗性,能够抵抗倒伏、干热风以及条纹病等大麦常见病害。在2007至2008年的多点试验中,甘啤6号的平均亩产量达到了564.02公斤,相较于对照品种甘啤4号增产了6.9%。

在栽培方面,甘啤6号的亩播量建议为15.0至17.5公斤,需要一次性施足底肥,包括8至10公斤的纯氮和8至13公斤的五氧化二磷,氮磷比控制在1.0:1.0至1.3之间,不推荐追施化肥。

适宜种植甘啤6号的地区包括甘肃河西走廊、中部沿黄灌区及其类似地区。这一新品种的推广,不仅能够提高当地大麦的产量和品质,还将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