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旱高产】内糜10号:宁南山区的金色希望
在宁夏的广阔土地上,一种名为“内糜10号”的糜子品种以其卓越的抗旱性和高产潜力,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这个品种,审定编号为宁审糜2009001,源自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农科所的精心选育,是达旗糜子与和林大黄糜子杂交的结晶,2006年被引入宁夏,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宠。
内糜10号以其138.1厘米的株高和7.7个主茎节数,展现出强健的生命力。它的侧穗型结构,主穗长达31.5厘米,穗粒重6.1克,分蘖成穗整齐,粒黄色,千粒重7.7克,这些都是它高产的保证。经过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测,内糜10号的籽粒含水分12.18%,粗蛋白10.81%,粗淀粉57.32%,粗脂肪3.08%,这些营养成分的丰富,不仅为食用提供了保障,也为饲料和工业原料提供了可能。
作为一种粳性品种,内糜10号的生育期为99天,需要的有效积温大约在1900℃左右,属于中早熟品种。它不仅抗旱,还具有抗盐、抗倒伏、抗落粒的多重优势,这些特性使得它在宁南山区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10℃有效积温1900-3100℃的糜子主产区旱地种植中表现出色。
在产量上,内糜10号同样不负众望。2006年至2008年的区域试验显示,其平均亩产分别为140.11公斤、203.19公斤和206.22公斤,相较于对照品种榆糜3号,分别增产5.43%、19.7%和13.7%,三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达到186.45公斤,增产12.0%。
栽培内糜10号,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技术要点。播种期应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播种量为1.5公斤/亩,密度控制在7×10^4至8×10^4株/亩之间。施肥以底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一次性施入。生长期间,中耕除草是保证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成熟后,及时收获是确保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内糜10号,不仅是宁南山区农民的金色希望,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它以耐旱、高产、营养丰富的特性,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