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香椿棚中生 —— 探索大棚香椿栽培的秘诀

2025-05-30 07:00:41 发布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香椿生长的好时节。在大棚中栽培香椿,不仅能让这一春日美味提前上市,还能保证其品质和产量。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棚香椿的世界,了解如何培育出鲜嫩可口的香椿。

首先,从土地的准备开始。施用尿素厩肥2000公斤,均匀耕耙后,按照南北方向制作宽1米的苗畦。在畦内,每隔20厘米开一条2-3厘米宽的浅沟,为香椿种子的播种做好铺垫。

香椿种子的准备同样关键。将新种子去翅,用40°C温水浸泡10小时,再用清水冲洗,拌上细沙,均匀撒播于浅沟内。每亩大约使用3公斤纯种子,为香椿苗的生长打下坚实基础。

当香椿苗长出2-4片真叶时,便开始了间苗除草的工作,保持苗间距约15厘米,每亩留苗约2万株。这是确保香椿苗健康成长的重要步骤。

接下来是建棚及移栽的环节。采用一斜一立式塑料薄膜日光温室大棚,南北宽8米,东西长40米,墙体用土筑成,后墙高达2米。棚内用水泥柱做支架,覆盖聚乙烯薄膜,夜间加盖稻草苫,确保棚内温度适宜。

11月中下旬,是香椿苗木移栽的最佳时期。定植前,施用二铵100公斤和鸡粪5000-10000公斤,深翻土地,确保土壤肥沃。定植后,要进行缓苗期的管理,白天温度控制在10°C,夜间在13-15°C,以促进香椿的生长。

棚体管理及采芽采后管理同样重要。定植后要浇足定型水,第二遍水在采完两茬香椿后进行,同时追施混匀后的二铵和尿素25公斤。叶面施肥也是关键,每隔一周交替喷洒0.5%尿素和磷酸二氢钾,促进香椿的生长。

采芽时,要注意技巧。第一次只采顶芽,以促进腋芽的生长。采芽后,及时施肥浇水,保证香椿的再生能力。采摘的香椿芽要摊开散湿降温,避免发热掉叶,保持芽子的新鲜度。

整个采芽期结束后,将苗木移植到大田内进行懒养。在6-7月份旺长时,可喷施多效唑300倍液进行矮化处理,霜降后再移植回大棚,继续香椿的生长采芽。

通过这些精细的管理,大棚香椿栽培技术不仅能让香椿提前上市,还能保证其品质,让食客们享受到春天的第一口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