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黄13:山西中部的农业新星,增产增收的希望之种
2024-07-29 02:32:52 发布
在山西中部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中黄13”的大豆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当地农民的增收新选择。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经过科学选育,中黄13以其出色的抗倒性和适应性,成功通过了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评审,获得国审豆2001008的认证。
中黄13的株高约60cm,叶片呈卵圆形,花朵紫色,覆盖着灰色的绒毛。它展现出有限结荚的生长习性,主茎有14.8节,株型紧凑,有效分枝平均1.4个。每株平均有35.4个有效荚,粒数达到75.5粒,单粒重18.2g,百粒重23.3g,籽粒呈黄色,脐部为褐色,显示其优良的遗传特性。
在品质上,中黄13同样表现出色。2008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的分析显示,其蛋白质含量高达42.84%,脂肪含量为19.28%,这些指标均表明其作为食用和工业原料的高价值。
产量方面,中黄13在2008年的山西中晚熟区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167.2公斤,比对照品种晋豆19号增产11.9%,这一成绩在8个试点中,有7个点实现了增产,充分证明了其高产潜力。
栽培中黄13的要点包括在5月上中旬进行播种,采用等行距条播方式,单株留苗,播深控制在1~1.5寸。每亩保苗量在1.0~1.2万株,施用2~3吨有机肥,最好在前茬作物施入或播前施入。田间管理要及时间苗、定苗,花荚期要适时追肥浇水,施用磷酸二铵10~15公斤和钾肥5公斤,以确保花荚的保护和生长。同时,要注重中耕防草荒和病虫害的防治,以保证成熟后的及时收获。
中黄13适宜在山西中部的吕梁、晋中、长治等地进行春播种植,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新的种植选择和增收希望。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中黄13这样的优良品种将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