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龙薯601”:福建省的甘薯新星

2024-07-23 03:13:41 发布

在福建省的田野里,一种名为“龙薯601”的甘薯品种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个由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新品种,不仅在产量上表现出色,还在抗病性和贮藏性上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

株型与外观特征:

“龙薯601”的植株具有中等蔓长和半直立的株型,单株分枝数在6至13条之间。它的叶片大小适中,顶叶呈现淡紫色,而成叶则是绿色。叶脉和茎的颜色同样为绿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薯块的形状为纺锤形,皮色为鲜艳的红色,而肉色则是桔红色,这不仅增加了其外观的吸引力,也预示着其内在品质。

产量表现:

在2012年和2013年的省区试中,“龙薯601”的平均鲜薯亩产分别达到了3211.33公斤和3094.83公斤,比对照品种“金山57”分别增产了16.45%和21.89%。这表明“龙薯601”在产量上具有显著的优势。2014年的生产试验中,其平均鲜薯亩产更是达到了3541.1公斤,比对照增产了38.21%,这一数据令人印象深刻。

品质与抗病性:

尽管“龙薯601”的干物率和出粉率略低于对照品种,但其食味评分和外观评分却显示出了其食用品质和外观上的潜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品种在抗病性上表现出了抗蔓割病的特性,但对薯瘟病的敏感性较高,因此在栽培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治。

栽培技术要点:

为了获得最佳产量,“龙薯601”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早薯在5月份、晚薯在立秋前插植;早薯每亩种植3000至3500株,晚薯每亩种植3500至4000株;施肥比例要合理,以氮、磷、钾1:0.5:1.5为宜,基肥、点穴肥和夹边肥的比例为5:1:4;生育期控制在120天,并注意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

“龙薯601”被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兼用型甘薯品种,适宜在非薯瘟病区种植。其鲜薯和薯干的产量表现优异,食用品质略逊于对照品种,但外观品质更胜一筹。综合评价为抗病性良好,特别是对蔓割病的抗性,但对薯瘟病的高感性需要在栽培中予以重视。

“龙薯601”以其高产、抗病和耐储藏的特性,正在成为福建省甘薯种植的新选择,为当地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