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粳11:东北晚熟稻区的高产之选
在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上,铁粳11以其卓越的产量和优良的品质,成为了晚熟稻区的种植新宠。这款由铁岭市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粳型常规水稻品种,以其审定编号国审稻2014041,向世人宣告了它的非凡实力。
铁粳11的全生育期长达159.7天,比传统的秋光品种晚熟4.7天,这使得它在东北和西北的晚熟稻区能够充分吸收阳光和养分,茁壮成长。它的植株高大,平均株高达到100.9厘米,穗长16.6厘米,每穗平均有139.8粒稻谷,结实率高达83%,千粒重22.8克,这些数据都指向了它惊人的产量潜力。
在抗性方面,铁粳11同样表现出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仅为2.7,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为5级,这意味着它能够在病害面前保持坚强,减少损失。而在米质上,铁粳11更是达到了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整精米率66.6%,垩白米率9.5%,直链淀粉含量16.6%,胶稠度83毫米,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它的高品质。
产量表现上,铁粳11在2011年至2013年的连续试验中,平均亩产量均超过了650千克,最高可达698.7千克,比对照秋光增产超过4%。这样的产量表现,无疑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栽培铁粳11,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点。从4月上旬播种,到秧龄30至35天的宽行窄株栽插,再到多施用有机肥和适当配施磷、钾肥,每一步都精心设计,以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灌溉管理上,从浅水插秧到湿润管理,每一步都体现了对水分的精准控制。
铁粳11的审定意见明确指出,它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吉林晚熟稻区、辽宁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内蒙古赤峰地区和南疆稻区种植。这不仅是对铁粳11品质的认可,也是对它在特定地区种植潜力的肯定。
铁粳11,不仅是一个品种,更是东北晚熟稻区农民的希望和未来。它以其高产、优质、抗病的特性,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新宠。选择铁粳11,就是选择了丰收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