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8优165:粤稻新贵,丰收的希望
2024-07-23 03:14:55 发布
在广东的稻田里,一种名为广8优165的水稻品种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它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成果,拥有粤审稻2013042的审定编号。作为弱感光型三系杂交稻,广8优165在晚造全生育期上展现出了119至120天的稳定生长周期,比传统的博优998品种稍长,但与博Ⅲ优273相当。
广8优165以其中集的株型和中强的分蘖力著称,它的穗大粒多,抗倒力强,耐寒性中等,这使得它在孕穗期和开花期都能保持稳健生长。它的株高在96.0至101.5厘米之间,亩有效穗可达18.0至19.0万,穗长21.1至21.3厘米,每穗总粒数在150至161粒之间,结实率高达82.8%至84.1%,千粒重21.4至21.6克。
尽管米质未达到优质等级,但广8优165的整精米率在67.3%至70.0%之间,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直链淀粉含量适中,胶稠度和长宽比均表现出良好的食味品质,得分在79至83分之间。
在抗病性方面,广8优165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均表现出中等的抗性,这在水稻种植中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产量表现上,2011年晚造的省区试验中,广8优165的平均亩产达到了471.25公斤,比博优998增产8.82%,这一增产效果极为显著。2012年的复试和生产试验中,广8优165也展现出了稳定的增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提示我们,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是关键。而在制种方面,建议在海南冬春季节进行,父本比母本早播9天,以确保种子的质量和产量。
省品审会的审定意见强调了广8优165的丰产性和中等耐寒性,虽然米质未达优质等级,但其在晚造种植中的潜力不容小觑。适宜在粤北以外的稻作区进行晚造种植,为广东的水稻生产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