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农7106:河北农业大学培育的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

2024-07-26 02:58:59 发布

在河北农业大学的精心培育下,"河农7106"小麦品种以其出色的抗旱性和高产表现脱颖而出。这个半冬性中熟品种,自2005年育成以来,经过严格的审定流程,于2012年2月正式获得了冀审麦2012006号的审定编号。

河农7106的生育期大约为241天,幼苗半匍匐生长,叶片呈现健康的绿色,展现出较强的分蘖能力。成株的株型较为松散,平均株高68.5cm,穗型为长方型,具有长芒、白壳和白粒的特征,半硬质的籽粒饱满,平均每亩穗数达到41.6万,穗粒数为34.6个,千粒重高达40.1g,容重为764.2g/L,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其优良的产量潜力。

在抗倒性方面,河农7106表现出色,与邯4589品种相当。在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测定中,其籽粒粗蛋白含量为13.73%,湿面筋含量为30.6%,沉降值为27.1mL,吸水率为51.8%,形成时间为2.8分钟,稳定时间为3.4分钟,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其优秀的品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河农7106的抗旱性非常强。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的抗旱性鉴定中,连续两个年度的抗旱指数分别为1.088和1.122,显示出其在干旱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生长的能力。

抗病性方面,河农7106在2007~2008年度和2009~2010年度的鉴定中,对叶锈病、白粉病和条锈病表现出了中感和中抗的水平,这为种植户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病害防控基础。

在产量表现上,河农7106在2007~2008年度和2009~2010年度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428kg和396kg,而在2010~2011年度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456kg,这一成绩充分证明了其高产的特性。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建议在10月1日至10日之间播种,播种量为10~12kg/亩,并且根据播种时间的推迟适当增加播种量。同时,增施有机肥和N、P化肥作为底肥,确保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在孕穗期和灌浆期,如果遇到干旱,要及时浇水,并注意防治白粉病和蚜虫,以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推广意见上,河农7106建议在河北省黑龙港流域冬麦区种植,这里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将有助于其发挥最大的生产潜力。

河农7106的问世,不仅为河北地区的小麦种植带来了新的选择,更为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个品种以其高产、抗旱、抗病的特性,有望成为未来小麦种植的明星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