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研发的“长油杂1号”:高产量、抗病强的油菜新品种
2024-08-22 10:13:51 发布
在长江大学的智慧结晶下,一款名为“长油杂1号”的油菜新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正在成为农民朋友的新宠。这款油菜品种以其独特的特性,为油菜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
“长油杂1号”是甘蓝型油菜,其生育期长达227.2天,属于杂交种。它在苗期生长半直立,叶片中等绿色,具有6个裂片,叶柄较短,主茎蜡粉少,花青甙显色极弱,开花期晚。成熟时,其角果姿态上举,籽粒黑褐色,株高191.9厘米,分枝部位高度77.1厘米,有效分枝数达6.1个,单株有效角果数为122个,每角粒数21.2粒,千粒重4.2克。这些特征使得“长油杂1号”在产量上具有显著优势,第1生长周期亩产达到220.20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19.49%;第2生长周期亩产209.67千克,增产13.39%。
更令人瞩目的是,“长油杂1号”的芥酸含量仅为0.106%,硫苷含量为22.17微摩尔/克,含油量高达47.47%,这不仅意味着其油质优良,而且低芥酸含量对人体健康更为有益。此外,它还具有低抗菌核病和高抗病毒病的特性,以及强大的抗倒伏能力,这些抗病抗倒特性为种植者减少了病害和自然灾害的担忧。
在栽培技术方面,“长油杂1号”适宜晚播,与优质稻配套,一般10月中下旬播种为宜。种植密度控制在6万至8万株/亩,配方施肥时必施硼肥,以保证植株健康生长。田间管理上,要及时防治蚜虫和菜青虫,中耕除草,疏通排水沟,确保植株生长环境良好。
“长油杂1号”适宜在湖北冬油菜主产区秋播种植,但需注意温度对种子纯度的影响,并在花蕾期加强鸟害防治。这款油菜新品种的问世,不仅为农民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也为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