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农业的骄傲——中梁26号小麦品种
在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中梁26号”的小麦品种脱颖而出,成为当地农业的一大亮点。这个品种不仅拥有强大的冬性,而且生长力旺盛,叶片披垂,绿色,株高平均达到107.0厘米,穗长7.5至10.5厘米,穗白色无芒,籽粒红色,卵圆形,每穗结实小穗多达14.7个,平均穗粒数34.4粒,千粒重42.8克,容重高达813.0克/升,株型紧凑,生长整齐,整个生育期长达263天。
中梁26号小麦的优良品质不仅体现在其外观特征上,更在营养成分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2004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测定显示,中梁26号的粗蛋白含量高达14.5%,湿面筋含量32.6%,赖氨酸0.43%,沉降值41.8毫升,吸水率65.0%,形成时间3.4分钟,稳定时间2.9分钟,拉伸面积68平方厘米,容重813.0克/升,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其在营养和品质上的卓越表现。
在产量方面,中梁26号同样表现出色。2002至2004年度的天水市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达到331.21公斤/亩,较对照品种咸农四号增产8.13%。在2001至2002年度的生产示范中,平均产量更是达到350.0公斤/亩,增产幅度达到10.8%。
中梁26号的抗病性同样值得称道。据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的接种鉴定,苗期对条锈病混合菌感病,成株期对条中29号、洛13Ⅲ、条中31号、32号、水3和水14及混合菌表现免疫,这为种植户减少了病害的风险。
在栽培方面,中梁26号小麦的适宜播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种植密度以25万至30万株/亩为宜。施肥方面,建议施足底肥,氮磷肥配合施用,基施农家肥4500公斤/亩、尿素23公斤/亩、过磷酸钙40公斤/亩,或施尿素15公斤/亩、磷酸二铵20公斤/亩。返青后根据苗情早追肥,拔节至抽穗期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2至3次,抽穗后用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对水50公斤喷雾防治白粉病1至2次,用氧化乐果乳油40毫升/亩对水适量喷雾防治蚜虫1至2次。
中梁26号小麦适宜于天水市渭河流域海拔1500至2000米的干旱及半山区、二阴山区及旱川地种植,也适宜于周边部分地区的干旱及半山区、二阴山区示范种植。这一品种的推广,无疑将为当地农业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