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杂麦168——长江上游的高产新选择

2024-08-04 03:40:17 发布

在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中,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出了一种新型小麦品种——绵杂麦168。这种小麦以其高产、抗病性强以及适应性广的特点,成为了长江上游地区农民的新宠。

绵杂麦168的全生育期大约为185天,属于春性中熟品种。它的幼苗半直立,具有强大的分蘖能力,叶片较窄,生长势旺盛。成熟时,植株高度约92厘米,穗层整齐,结实性良好,穗型为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均匀且饱满。在产量表现上,绵杂麦168在2005至2006年度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了423.4公斤,比传统品种川麦107增产14.7%。接下来的一年,产量依然保持在416.6公斤,增产幅度为10.6%。在生产试验中,其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409.7公斤,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15.12%。

绵杂麦168的抗病性同样令人瞩目。它对条锈病具有免疫能力,对赤霉病和秆锈病有中等抗性,但需注意对叶锈病和白粉病的高感性。在品质方面,绵杂麦168的容重和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优异,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等指标也显示出良好的面质特性。

栽培技术要点提示我们,在立冬前后播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至14万苗,并在较高肥水条件下进行栽培。同时,由于绵杂麦168的抗倒力较弱,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防倒伏。

经过严格的审定,绵杂麦168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并已通过审定。它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多个地区种植,包括四川(川北山区除外)、重庆、贵州、云南昆明和曲靖地区、陕西汉中地区、湖北襄樊地区以及甘肃南部。

绵杂麦168,以其高产和抗病性,为长江上游地区的小麦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选择绵杂麦168,就是选择了丰收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