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两优83:高效产量与抗病能力的双重保障
2024-07-25 02:31:19 发布
在水稻种植领域,潭两优83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种植的优选品种。由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潭两优83,以其国审稻2010002的编号,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农业价值。
潭两优83是一株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全生育期平均109.4天,比传统品种浙733短了0.6天,这意味着它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成熟,为农民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它的株型适中,株高82.7厘米,穗长19.4厘米,每穗总粒数达到109.1粒,结实率高达84.4%,千粒重26.1克,这些特征都为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产量方面,潭两优83在2008年和2009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501.2千克和502.96千克,均比对照浙733增产7%以上,显示出了显著的增产潜力。这一成绩在2009年的生产试验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平均亩产465.8千克,增产6.3%。
然而,潭两优83并非完美无缺,它对稻瘟病的抗性为中感,对白叶枯病、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为感,这要求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必须加强病虫防治措施。不过,其米质指标表现尚可,整精米率58.1%,长宽比2.2,垩白粒率91%,垩白度22.9%,胶稠度5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9.0%,这些指标为消费者提供了质量可靠的大米。
潭两优83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时播种、稀播匀播、合理密度栽插、科学的肥水管理和及时的病虫防治。这些要点确保了潭两优83能够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发挥出其高产和抗病的潜力。
最终,潭两优83以其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等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的适宜性,以及通过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的优异表现,成为了早稻种植的可靠选择。对于追求高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农民来说,潭两优83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