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稻香,保山之宝——岫粳15号的丰收故事
2024-08-06 03:41:12 发布
在云南保山,一片片金黄的稻田中,岫粳15号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当地农业的骄傲。这款由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粳型常规水稻,以其优异的产量和品质,赢得了农民朋友的青睐。
岫粳15号的诞生,源于一次科学的探索。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合系2号与岫粳4号的杂交后代,经过多年的系谱法选育,于2003年成功培育出这一品种。它全生育期约165至175天,株高106.5厘米,穗长17.3厘米,穗实粒数在83至100粒之间,亩有效穗数高达29.8至32.45万穗。
岫粳15号不仅耐肥抗病,而且分蘖能力强,株叶型美观,剑叶直立,叶色黄绿,抗倒力中等。它难落粒,谷粒黄白色,食味口感佳,带有回甜,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米质检测显示,糙米率83.7%,精米率72.3%,整精米率70.0%,直链淀粉含量16.6%,胶稠度80mm,粒长4.9mm,长宽比1.8,透明度达到2级。
在抗病性方面,岫粳15号的稻瘟病抗性级别为3级,属于中抗水平,为农民减少了病害的担忧。产量表现同样令人瞩目,在2006至2007年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601.4千克,比对照合系41号增产0.42%,增产点次率达到66.7%。在生产示范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563.28千克,增产8.57%。
岫粳15号适宜在保山市海拔1500至1800米的粳稻区种植,是这片土地上的绿色希望。它不仅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为保山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岫粳15号,不仅是一个品种,更是保山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是高原稻香的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