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晚籼39号:江西省的早熟水稻新星
2024-08-13 04:24:16 发布
在江西省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赣晚籼39号的水稻品种正以其早熟特性和优良品质受到农民的青睐。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精心培育的这一品种,自2009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审定后,便开始在适宜的地区广泛种植。
赣晚籼39号的全生育期为109.4天,比传统的金优207早熟1.2天,这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时间灵活性。它的高度适中,为95.0厘米,亩有效穗数达到22.2万,每穗总粒数99.4粒,其中实粒数为82.5粒,结实率高达83.0%。这些数字背后,是赣晚籼39号的高产潜力和高效利用土地的能力。
在米质方面,赣晚籼39号的出糙率76.6%,精米率66.4%,整精米率63.6%,粒长6.9mm,粒型长宽比3.6,垩白粒率仅为2%,垩白度0.1%,直链淀粉含量21.4%,胶稠度60mm,米质达到国优2级标准,食味上佳,为消费者提供了美味与营养的双重享受。
然而,赣晚籼39号在产量表现上略显逊色,2007-2008年的区试中,两年平均亩产366.48公斤,较对照金优207减产15.52%。尽管如此,其早熟特性和优良品质仍然使其成为稻瘟病轻发区种植的优选。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时播种、合理用种、控制秧龄、规范栽插规格、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合理灌溉和注意病虫害防治。特别要注意的是,赣晚籼39号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弱,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重点防治稻瘟病及其他病虫害,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赣晚籼39号,不仅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科研成果,更是江西省农业发展的一大步。它以其早熟、高产、优质的特点,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为消费者提供了健康美味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