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的农业新突破——黑甜糯33
2025-04-30 05:15:26 发布
在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黑甜糯33”的玉米新品种以其独特的特性和优异的产量表现脱颖而出。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晋审玉20220135,它以其紫红色的籽粒和高支链淀粉含量(100%)在众多玉米品种中独树一帜。
黑甜糯33的生育期大约为85天,与市场上的对照品种晋单(糯)41号相当。它拥有平展的株型和18片总叶片,株高达到267厘米,穗位在103厘米。果穗呈筒型,穗轴紫色,穗长19.0厘米,穗行16至18行,每行平均有41粒籽粒,百粒鲜重高达34.0克。这种玉米不仅外观吸引人,而且在抗病性方面也表现不俗,对丝黑穗病敏感,但对大斑病和穗腐病有中等抗性,对茎腐病和矮花叶病也有一定的抵抗力。
在产量方面,黑甜糯33在山西省甜糯玉米品种联合试验中表现卓越。2020年亩产达到1218.0千克,比晋单(糯)41号增产0.4%;2021年亩产1075.0千克,增产7.0%;两年平均亩产1147.0千克,比对照增产3.7%。这表明黑甜糯33是一个高产且稳定的玉米品种。
栽培技术方面,黑甜糯33适宜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播种,每亩留苗约3500株。施肥建议为每亩施用1500千克农家肥或60千克复合肥作为基肥,大喇叭口期结合浇水追施25至30千克尿素。采收时机应在授粉后23至30天,以保证最佳的食用品质。
综上所述,黑甜糯33不仅在产量和抗病性上具有优势,而且在栽培技术上也相对简单,适宜在山西鲜食糯玉米主产区种植。这一新品种的推出,无疑为山西省乃至全国的玉米种植带来了新的选择和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