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早稻新秀——中嘉早17,品质与产量的双重保障

2024-08-17 05:18:50 发布

在湖北的田野上,一种名为中嘉早17的早稻品种正以其出色的品质和产量,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一品种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培育,是经过精心选择和系谱法培育出的成果,2012年正式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中嘉早17以其卓越的米质和产量表现,赢得了农户的青睐。在2010至2011年的区域试验中,其米质各项指标均表现出色,出糙率高达81.4%,整精米率达到64.4%,而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为96%和15.3%,直链淀粉含量为25.4%,胶稠度达到57毫米,长宽比为2.3,这些指标均显示了其优良的食用品质。在产量上,两年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达到481.61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6.24%,其中2010年和2011年的亩产分别比对增产4.94%和7.49%,显示出其稳定的增产潜力。

中嘉早17的特征特性同样令人瞩目。它属于中熟偏迟籼型早稻品种,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叶片深绿,穗型较大,谷粒椭圆形,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其独特的外观。在生长周期上,全生育期为114.3天,与对照品种两优287相同,而亩有效穗、株高、穗长等生长指标均显示出其良好的生长态势。

然而,中嘉早17在抗病性方面表现一般,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感病性较高,这要求农户在栽培时需特别注意防治措施。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是保证中嘉早17健康成长的关键。

综合来看,中嘉早17以其优异的米质和产量,以及适宜的栽培技术,成为湖北省稻瘟病无病区或轻病区早稻种植的理想选择。对于追求高品质和高产量的农户来说,中嘉早17无疑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