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的骄傲——“山花9号”花生品种
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山花9号”的花生新品种脱颖而出,以其出色的产量和品质在众多品种中独树一帜。这不仅仅是一个品种的诞生,更是科技与自然完美结合的成果。
“山花9号”花生,经过科学严谨的选育过程,从海花1号与花17的F1代种子中,经过60Co γ射线2万伦琴辐射后的系统选育,最终形成了这一具有优良特性的品种。它春播生育期长达127天,展现出了强健的生长力和较高的产量潜力。其主茎高达32.9厘米,侧枝长36.9厘米,单株结果多达12个,单株生产力高达21克,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生产力。
在果实特征上,“山花9号”的荚果呈现出普通型,网纹清晰,果腰较粗,果壳硬实,确保了果实的完整性和种子的保护。其籽仁为长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桔黄色,百果重达到207.4克,百仁重84.0克,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其果实的重量,更彰显了其内在的品质。
更值得一提的是,“山花9号”在品质分析中表现卓越,蛋白质含量高达29.4%,脂肪含量为50.7%,水分含量仅为5.0%,油酸含量40.8%,亚油酸含量39.2%,O/L值达到1.04,这些指标均显示了其在食品和油脂加工方面的高价值。
在抗病性方面,“山花9号”同样表现不俗,网斑病病情指数为41.8,褐斑病病情指数为14.7,这表明它具备中等的抗旱及耐涝性,能够在多变的气候条件下稳定生长。
产量表现上,“山花9号”在2006-2007年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荚果337.3公斤、籽仁236.6公斤,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3.0%和12.2%。2008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荚果340.5公斤、籽仁244.0公斤,分别比对照丰花1号增产10.2%和11.9%,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其高产的特性。
在栽培技术方面,“山花9号”适宜的种植密度为8000至10000万墩,每墩播2粒。在施肥上,需要施足氮肥,重施有机肥和磷肥,以确保植株的健康成长。在盛花至结荚期,注意防旱灌溉,以保证果实的充分发育。
经过专家的审定,“山花9号”被推荐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春播大花生品种进行推广利用。这不仅是对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育种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广大农民朋友种植效益提升的一份承诺。让我们期待“山花9号”在更广阔的土地上绽放光彩,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丰收与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