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甜16号:甜玉米中的早熟新星
2024-08-01 02:54:09 发布
在甜玉米的世界里,粤甜16号以其独特的早熟特性和卓越的品质,成为了众多农民朋友的新宠。这款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品种,以其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22,正式亮相于农业市场。
粤甜16号的品种来源是华珍-3×C5,经过严格的省级审定,于2008年获得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可。它在西南地区的出苗至采收期仅需91天,比绿色超人早熟2天;而在东南地区,这一周期更是缩短至84天,与粤甜3号不相上下。幼苗时期的叶鞘、叶片、叶缘均为绿色,花药和颖壳则呈黄绿色,预示着它生长的活力。
株型半紧凑的粤甜16号,株高220厘米,穗位高95厘米,叶片数在18至20片之间。花丝浅绿色,果穗呈筒型,穗长18厘米,穗轴白色,而最引人注目的则是那黄色、甜质的籽粒,百粒重(鲜籽粒)达到34.8克。
在抗病性方面,粤甜16号表现中抗茎腐病,但对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较为敏感,尤其对丝黑穗病和矮花叶病的抗性较低,因此在栽培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治这些病害。
品质上,粤甜16号经过专家品尝鉴定,达到了部颁甜玉米二级标准。在皮渣率和水溶性糖含量上,均符合甚至超过了部颁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保证了其甜度和口感。
产量上,粤甜16号同样表现出色。在2008至2009年的区域试验中,西南区两年平均亩产932千克,东南区两年平均亩产912.6千克,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7.3%和6.6%。
栽培技术要点提示我们,在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为3200至3600株。此外,隔离种植和适时采收也是保证粤甜16号品质的关键措施。
最终,粤甜16号通过了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多个省市作为鲜食甜玉米春播种植。对于追求高产、优质甜玉米的农民来说,粤甜16号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