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大学的农业创新——“农单902”玉米品种
在河北农业大学的精心培育下,一个名为“农单902”的玉米新品种在2013年4月通过审定,编号为冀审玉2013013号。这个品种的诞生,是河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多年努力的成果,它不仅具有优良的遗传特性,更在抗病性和产量上展现出了卓越的表现。
“农单902”的幼苗叶鞘呈浅紫色,第一片叶为椭圆形,成株株型紧凑,株高达到272cm,穗位103cm,全株叶片数在20至21片之间,整个生育期大约为103天。雄穗分枝约13个,花药黄色,吐丝初期花丝为绿色,随后逐渐变为粉色。果穗呈筒型,穗轴白色,穗长17.6cm,穗行数14行,秃尖0.7cm。籽粒黄白色,硬粒型,千粒重370.0g,出籽率高达83.4%。在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测定下,其粗蛋白质、粗脂肪、粗淀粉和赖氨酸含量均达到了优质标准。
在抗病性方面,“农单902”表现出色。2010年和2011年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结果显示,该品种高抗矮花叶病,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和茎腐病,这为种植户减少了病害带来的损失。
产量表现上,“农单902”同样不负众望。2010年河北省夏播低密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了662.8kg;2011年同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提高到了706.6kg;2012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也稳定在706.2kg。
为了充分发挥“农单902”的潜力,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期早播,播深3~5cm,使用玉米专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中等肥力地块适宜密度为4000株/亩,高水肥地块为4200株/亩。施肥策略上,磷肥、钾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氮肥则采取分次施肥方式。在干旱条件下,及时浇水以保证灌浆期的水分供应。此外,苗期需注意防治蓟马、棉铃虫和菜青虫等害虫,大喇叭口期则使用呋喃丹或辛硫磷颗粒剂丢心防治玉米螟。收获时,应在籽粒乳线基本消失、黑色层出现后进行。
基于其优异的表现,“农单902”被推荐在河北省唐山、廊坊市及其以南的夏播玉米区进行夏播种植。这一新品种的推广,无疑将为当地农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