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优669:安徽省农科院的高产水稻新品种

2024-08-16 04:29:12 发布

在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一种新型中籼两系杂交稻品种——两优669,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和稳定的品质赢得了市场的青睐。这种水稻品种,以其审定编号皖稻2011002,成为了当地农业生产的新宠儿。

两优669的诞生,源于5306S与669两个优秀亲本的完美结合。它拥有长粒型的特征,颖壳呈黄色,稃尖无色,护颖黄色,易脱粒,这些特性使得它在田间管理上更为便捷。

经过2008年和2009年的两年区试,两优669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产量潜力。平均株高约124厘米,亩有效穗数达到17万,每穗总粒数约178粒,结实率大约85%,千粒重大约28克。全生育期大约137天,与对照品种Ⅱ优838相仿,保证了在常规栽培条件下的稳定生长周期。

在抗性方面,两优669同样表现出色。它在2008年和2009年的抗性鉴定中,分别获得了抗白叶枯病、中抗稻瘟病、抗稻曲病和中抗纹枯病的评级。这不仅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也为农民朋友减轻了负担。

品质上,两优669的米质在2008年和2009年的检测中分别达到了部标3级和4级,保证了稻米的口感和食用品质。

产量上,两优669在2008年和2009年的区试中,亩产分别达到了644公斤和615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7%和7.2%,2010年的生产试验中更是达到了612公斤,增产8.7%,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科研人员辛勤工作的成果和对农业发展的深刻理解。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提醒,两优669在不同使用条件下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因此,推广者需要在推广地区进行示范和技术指导,向使用者说明可能存在的遗传性缺陷,并提供适宜的栽培技术和防治病虫草害的正确方法。

两优669,不仅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的骄傲,更是广大农民朋友增收致富的希望。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新品种能够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