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油33:浙江省油菜新品种,高产优质新选择
在浙江省,油菜种植历史悠久,而“浙油33”作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联合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新品种,以其卓越的产量和油质,成为当地油菜种植的新宠。“浙油33”,原名“凡341”,是一款常规双低油菜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油质,赢得了农民的青睐。
“浙油33”的产量表现令人瞩目。在2011-2012年度的浙江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其平均亩产达到了182.3公斤,比对照品种“浙双72”增产8.4%,亩产油量85.8公斤,比对照增产17.0%。接下来的年度试验中,这一品种继续保持了稳定的增产趋势,两年平均亩产193.2公斤,比对照增产4.6%;亩产油量93.8公斤,比对照增产16.9%。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浙油33”在产量上的显著优势。
在特征特性上,“浙油33”全生育期约为228.1天,属于中熟甘蓝型半冬性油菜。其株高164.0厘米,有效分枝位42.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10.8个,二次有效分枝数10.5个,主花序长度52.9厘米,主花序有效角果数72.7个,单株有效角果数560.7个,每角粒数24.7粒,千粒重3.9克。这些特征使得“浙油33”在田间表现良好,具有较强的耐湿性和抗倒性。
品质方面,“浙油33”同样表现出色。芥酸含量仅为0.05%,硫苷含量17.96μmol/g,含油量高达48.46%。这些指标均显示了“浙油33”油质的优越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其菌核病抗性略弱于对照品种,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特别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综合来看,“浙油33”以其适中的熟期、中等的植高、紧凑的株型、丰富的角果与每角粒数以及较高的千粒重,成为了浙江省油菜产区的优选品种。它的丰产性和高含油量,使其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希望。在种植“浙油33”时,农民需要重视基苗肥的施用,特别是硼肥的补充,以确保植株健康生长,同时加强病虫害的防治,以保护这一高产优质的油菜新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