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棉4号——抗虫增产的棉花新宠

2024-08-28 06:36:07 发布

在河北省的广阔田野上,一种名为衡棉4号的棉花新品种正在引起农民们的广泛关注。它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成果,2003年育成,并于2007年3月获得正式审定。衡棉4号以其独特的抗虫特性和优异的产量表现,成为棉花种植领域的一颗新星。

衡棉4号的植株呈现塔型结构,平均株高89.5厘米,整个生育期为130天。它不仅单株果枝数多,而且成铃率高,铃重达到6.1克,衣分高达39.7%,籽指10.6克。更重要的是,衡棉4号的霜前花率高达94.7%,这意味着它在收获季节前就能产出大部分的棉花,有效避免了霜冻带来的损失。

作为转基因抗虫品种,衡棉4号对棉铃虫、红铃虫等鳞翅目害虫有着出色的抵抗力,这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在抗病性方面,衡棉4号同样表现出色,2004年和2005年的抗病鉴定结果显示,它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

在纤维品质上,衡棉4号同样不负众望。2006年的检测结果显示,其上半部平均长度达到30.4毫米,整齐度指数85.1,马克隆值4.5,比强度28.2cN/tex,伸长率6.6%,反射率74.5%,黄度7.2,纺纱均匀指数145,这些指标均表明衡棉4号的纤维品质优良,适合高质纺纱。

产量方面,衡棉4号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在2004至2005年的区域试验中,衡棉4号的平均亩产皮棉分别为93.5公斤和97.6公斤,比对照品种DP99B分别增产21.1%和11.3%。霜前皮棉的增产幅度更是达到了28.1%和13.7%。2006年的生产试验中,衡棉4号的平均亩产皮棉为97.7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8.5%,霜前皮棉为92.9公斤,增产20.1%。

栽培技术要点上,衡棉4号建议在4月中下旬播种,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播种前使用48%氟乐灵乳油进行土壤处理,以控制杂草的生长。种植密度根据地块肥力不同而有所调整,高水肥地块3000株/亩,中等肥力地块3500~4000株/亩,旱薄地5000株/亩。在施肥方面,要足墒播种,施足底肥,并在花铃期重施花铃肥,根据植株长势适时补施盖顶肥。整枝2~3次,并在7月中旬进行打顶,以促进植株均衡生长。同时,要及时防治棉蚜、红蜘蛛、蓟马、盲蝽象等害虫,确保植株健康生长。

综合衡棉4号的抗虫性、抗病性、纤维品质和产量表现,以及栽培技术要点,我们有理由相信,衡棉4号将在河北省中南部棉区的春播种植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当地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