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335223:河北省棉花新品种的抗虫先锋
在河北省的广阔棉田中,一种名为MH335223的棉花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抗虫性能和高产潜力,成为当地棉农的新宠。这一品种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申请,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和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育种,是美8123与冀棉616系统选育的结晶。
MH335223以其转基因抗虫特性,为棉农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以应对棉花生长过程中的虫害问题。它的生育期大约为124天,株型塔型且较松散,叶片中等大小,叶色中绿,铃呈卵圆形。这种棉花的平均株高约为100厘米,单株果枝数和结铃数分别在12.6个和16.4个左右,铃重6.5克,子指11.2克,衣分38.9%,霜前花率高达90.6%,霜前花僵瓣率仅为2.4%。
在抗病性方面,MH335223表现出色。2016年和2017年的鉴定结果显示,该品种对枯萎病和黄萎病均具有良好的耐病性。纤维品质方面,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测结果显示,MH335223的平均纤维长度为30.5毫米,断裂比强度为30.9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为5.0,整齐度指数为83.8%,纺纱均匀指数为139,品质类型为“Ⅱ”。
产量表现上,MH335223同样不负众望。2016年至2018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皮棉均超过100千克,霜前皮棉产量也保持在90千克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MH335223适宜在4月15日至5月1日之间播种,根据不同的水肥条件,适宜密度在2500至4000株/亩之间。栽培过程中,需要施足底肥,重施初花肥,并在现蕾后喷施硼肥,适当补施盖顶肥。此外,合理化控和及时防治害虫也是确保MH335223高产的关键。
河北省已经审定通过MH335223品种,并推荐在唐山、廊坊市及其以南棉区春播种植。这一新品种的推广,有望为河北省乃至全国的棉花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助力棉农增收,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