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紫色的奇迹——并紫苏1号,山西农业的新希望

2024-12-13 03:17:06 发布

在山西的广袤土地上,一种名为“并紫苏1号”的紫苏品种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潜力,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宠。这个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精心培育的品种,以其出众的性状和优异的产量表现,为山西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并紫苏1号,这个编号为晋审紫苏(认)2009001的品种,源自紫野8号的精心选育,原名“紫苏1.0”。它的特征十分鲜明:子叶出土时呈现凹尖的圆肾脏形,第一对真叶紫红与紫色相间,幼茎和叶柄均为紫色,茎秆紫色且四棱中空,主茎直立,株高约100cm。叶片桃形,背面紫色,正面绿色光滑,腊质层厚,叶缘锯齿状,叶片肥大。穗为总状花序,单穗长条形,每穗小花15至25朵,小花结实4粒,籽粒灰褐色。在太原地区,4月下旬育苗,5月下旬移栽,整个生育期大约100天。

并紫苏1号的品质同样令人瞩目。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测结果显示,其a-亚麻酸含量高达54.8%,粗脂肪含量为33.74%,这使得它在健康食品领域具有极高的价值。

在产量方面,2007至2008年的山西省紫苏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172.2kg,其中2007年为159.2kg,2008年为185.1kg,显示出稳定的高产潜力。

栽培并紫苏1号的要点包括:将种子与壤土混合,加入少量粉锈宁粉剂预防锈病,均匀撒播于育苗床上,亩需种子1至1.5kg。育苗期间适当间苗,以培育壮苗。整地前施有机肥3000kg,三元复合肥50kg,用旋耕机均匀旋耕。为预防地老虎等害虫,可在整地前用糠麸拌合撒施辛拌磷。苗龄40至45天后移栽大田,最好选在阴天进行。定植于5月下旬开始,复播在6月上旬进行,苗高宜10至15cm。7月中旬植株封行前追施尿素,中耕除草。生长期间遇旱及时浇水。籽粒颜色变深时开始收获,以防掉粒影响产量。

并紫苏1号适宜在山西省运城、临汾地区麦后育苗移栽,中部地区春播。这一品种的成功培育,不仅为山西的农业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农民的增收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