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希望——中早39水稻品种介绍
2024-08-20 05:16:37 发布
在中国广袤的稻田中,一种名为中早39的水稻品种正以其出色的产量和特性,成为农民朋友们的心头好。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精心培育的中早39,不仅拥有浙审稻2009039的官方认证,更以其稳定的产量表现赢得了种植者的信任。
中早39属于常规早籼稻,它在2008年和2009年的省早籼稻区试中,分别以474.5公斤和500.7公斤的平均亩产,显著超越了对照品种嘉育293,增产幅度分别达到了8.3%和4.9%。在两年的试验中,中早39的平均产量达到了487.6公斤,比对照增产6.5%,这一数据在2009年的生产试验中更是提升至510.2公斤,增产3.9%。
在田间,中早39以其整齐的穗层、适中的株高和粗壮的茎秆脱颖而出。叶片挺直,着粒密集,紫色的叶鞘、叶缘和稃尖为其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谷粒短圆,颖尖无芒,全生育期平均为109.7天,比对照品种略长0.5天。亩有效穗数达到20.0万,成穗率高达70.5%,株高87.1厘米,穗长17.0厘米,每穗总粒数123.5粒,实粒数112.8粒,结实率高达91.2%,千粒重26.1克。
在品质方面,中早39同样表现出色。经检测,整精米率平均为65.3%,长宽比1.9,垩白粒率100%,垩白度24.0%,透明度3级,胶稠度39mm,直链淀粉含量25.4%,各项指标均达到了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5等的标准。
然而,中早39并非完美无缺。它对稻瘟病有较强的抗性,但在白叶枯病面前却显得较为敏感。因此,种植中早39时,种子消毒工作至关重要,以预防恶苗病的发生。
综合来看,中早39以其丰产性、耐肥抗倒、高结实率和良好的后期熟相,被审定为适宜在全省范围内作为早稻种植的品种。对于追求高产和稳定的农民来说,中早39无疑是一个值得信赖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