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丰收】“早杂5号”:早熟耐热,大白菜中的佼佼者
在蔬菜的世界里,大白菜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样的吃法广受欢迎。而“早杂5号”大白菜,更是以其早熟耐热的特性,在众多品种中脱颖而出,成为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的骄傲。
“早杂5号”的诞生,是科研人员经过精心选育的结果。它源自耐热2号中的优良单株,通过多代自交,最终培育出一个自交不亲和系;同时,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从庆农601中培育出纯系011W-8,两者的结合,孕育出了这一独特的品种。
它的特点十分鲜明:早熟,耐热,叠抱,中长圆形的植株,株高约30厘米,球高20厘米,横径14厘米,单球重约0.8公斤。外叶8片,叶色淡绿,叶面光滑,无绒毛,叶柄绿白相间,既适合结球栽培,也适合散叶栽培。
在品质上,“早杂5号”同样表现出众。福建省分析测试中心的检测显示,其可溶性总糖含量为0.53%,粗纤维0.76%,维生素C含量高达25.7毫克/100克,这些指标都表明它是一个营养价值高的大白菜品种。
产量方面,经过福州、宁德、龙岩等地的多年多点试种,无论是散叶栽培还是结球栽培,“早杂5号”都展现出了优异的产量表现。散叶栽培每亩产量可达1800-2000公斤,结球栽培每亩产量也能达到1800-22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也相当明确:散叶栽培在福州地区3-12月均可播种,每亩种植4800株;结球栽培适宜播种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下旬,山区可适当提早,每亩种植3000株。同时,结球栽培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对“早杂5号”的评价极高,认为它是一个早熟耐热型结球、散叶兼用的大白菜品种,丰产性良好,品质上乘。田间病害调查结果显示,霜霉病、软腐病发病率低,未发现病毒病,适宜福建省大白菜产区种植。
“早杂5号”不仅为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更为消费者的餐桌增添了健康与美味。选择“早杂5号”,就是选择了一个绿色、健康、高效的种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