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豆051:宿州农业科学院的高产抗病夏大豆新品种
宿豆051,一个由宿州市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大豆新品种,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夏大豆产区脱颖而出。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皖审豆20210008,是宿州市农业科学院的骄傲之作。
宿豆051以其独特的品种来源——皖宿5717、徐豆9号和中黄13的杂交优势,展现出了非凡的农业价值。它是一种普通夏大豆品种,具有有限结荚习性,白花、灰茸毛,以及披针形叶片。其籽粒呈椭圆形,黄色,脐色淡褐,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且具有抗倒伏的特性。
在2018年和2019年的区域试验中,宿豆051的平均株高达到62.7厘米,底荚高度15.0厘米,主茎节数13.4个,有效分枝1.2个,单株荚数32.8个,单株粒数65.2粒,百粒重22.8克。全生育期约为99天,相较于对照品种中黄13稍迟熟2天。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的抗性鉴定中,宿豆051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和SC7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性。
在产量方面,宿豆051同样表现出色。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达到164.0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95%;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2.4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56%;2020年生产试验亩产196.6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3.38%。
宿豆051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6月10日至20日为适宜播种期,播种时可施用10千克三元复合肥或10方左右有机肥作底肥。大田播种可采取35厘米行距,亩留苗1.5万株。在苗期至开花前,需注意防治蚜虫和叶面害虫;结荚前期注意防治豆荚螟和食心虫;花荚期结合防病防虫叶面喷施微肥。同时,注意中耕除草,苗期防止渍害,开花前后防止干旱。
宿豆051以其高产、抗病、抗倒伏的特性,以及优秀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符合安徽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并已通过审定。它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夏大豆产区种植,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新的种植选择和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