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通糯3号”:江苏特色的黑糯稻新品种

2024-08-17 05:41:46 发布

在江苏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一种名为“通糯3号”的黑糯稻品种,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适应性,成为当地农业的新星。它的故事始于2003年,由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经过五年的严格审定,于2008年获得了苏审稻200807的正式编号。

“通糯3号”原名叫“通鉴18”,是94J9与香血糯339的杂交后代,属于迟熟中粳黑糯稻品种。它不仅在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表现卓越,更以其特有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成为特种稻搭配种植的理想选择。

在产量和特性方面,“通糯3号”展现出了不俗的成绩。2005至2006年的江苏省区试中,它的平均亩产达到了489.0公斤,尽管较对照品种有所减产,但其稳定的产量和优良的品质,仍然赢得了农户的青睐。它的株高适中,全生育期155天,比一般对照品种稍晚成熟,但这种迟熟的特性,却为它带来了更加丰富的风味。

“通糯3号”的株型紧凑,长势旺盛,穗型中等,分蘖力中等,叶色深绿,群体整齐度好,后期熟色佳,抗倒性强。这些特性使得它在田间管理上更为简便,同时也为农户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然而,它对白叶枯病、穗颈瘟和纹枯病的抗性较弱,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防治。此外,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率也较高,需要农户在种植时加强田间管理。

在栽培技术方面,“通糯3号”要求适期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并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是关键,要遵循“前重、中稳、后补”的原则,确保充足的养分供应。同时,病虫草害的防治也不容忽视,从播前浸种预防到大田期的综合防治,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通糯3号”的米质理化指标非常出色,整精米率达到68.1%,胶稠度100.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仅为1.3%,完全符合国标优质糯稻的标准。这些数据不仅证明了它的品质,更预示着它在市场上的广阔前景。

总而言之,“通糯3号”以其独特的风味、稳定的产量和优良的品质,成为了江苏地区黑糯稻品种中的佼佼者。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相信“通糯3号”将会在特种稻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为农户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