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育131:内蒙古稻农的新希望
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兴育131”的水稻品种正以其卓越的性能和产量,成为当地稻农的新宠。这一品种由兴安盟兴安粳稻优质品种科技研究所精心培育,以其独特的生长特性和优异的产量表现,为稻农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兴育131的全生育期为144天,比传统的吉玉粳早1天成熟,这意味着它能更早地为农民带来收获的喜悦。它的株型紧凑,株高104厘米,分蘖能力强,平均每株能分出3.9个新芽。穗长19.3厘米,每穗平均有112.7粒稻谷,结实率高达93.7%,保证了高产量的同时,也确保了稻谷的饱满度。
兴育131的籽粒呈长粒状,带有长芒,颖壳和颖尖呈黄色,千粒重达到25.1克。在抗性方面,它表现出对叶瘟病的抗性,对穗颈瘟病也有中等抗性,这大大降低了病害对产量的影响。在品质分析上,兴育131的整精米率为66.7%,垩白粒率仅为4.0%,垩白度2.9%,长宽比为2.4,粗蛋白含量7.70%,直链淀粉含量17.50%,胶稠度80.5mm,食味评价高达81分,这些数据都显示了兴育131的高品质。
在产量表现上,兴育131同样不负众望。2016年至2018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量分别为590.7千克、568.5千克和589.7千克,比对照品种分别增产13.8%、9.3%和10.8%,这无疑为稻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兴育131的播种时间为4月上旬,5月中下旬插秧,株距和行距有明确的要求,每穴5-6苗。施肥方面,需要按照底肥、蘖肥、穗肥的比例进行,同时注意施用适量的中微量元素。灌溉方法也有讲究,需要根据生长阶段调整水层深度。
注意事项中提到,水层管理应以干湿交替为主,及时去除杂草,切断病虫来源,灌浆期喷施叶面肥以促进籽粒饱满,提高出米率,并在整个生长周期中注意防治病、虫、草害。
最终,兴育131通过了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650℃以上的地区种植,为当地的稻农带来了新的种植选择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