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豆11:河北省夏播大豆新选择,高产抗病的农业新宠

2024-12-05 03:20:55 发布

在河北省的广阔田野上,一种名为“邯豆11”的大豆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个由邯郸市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新品种,以其审定编号冀审豆20170003,正式进入公众视野。

“邯豆11”以其亚有限结荚习性和株型收敛的特点,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生长优势。它拥有圆叶、白花和棕毛的外观特征,株高达到99.2厘米,底荚高13.3厘米,主茎18.1节,单株有效分枝1.6个。每株有效荚数高达46.7个,单荚粒数2.1粒,百粒重23.8克,种皮和种脐均为黄色。这种大豆不仅抗倒伏,成熟时落叶性好,而且不裂荚,保证了收获的便利性和种子的完整性。

在抗病性方面,“邯豆11”同样表现出色。2014年和2015年的接种鉴定显示,它对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和7号株系均具有抗性和中感性。此外,其籽粒的营养成分也相当丰富,粗蛋白含量高达41.3%,粗脂肪含量为20.1%,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植物蛋白和脂肪来源。

产量表现上,“邯豆11”同样不负众望。2014年河北省大豆夏播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211.9千克;2015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提升至222.3千克。2016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稳定在218.0千克,显示出其稳定的高产潜力。

为了确保“邯豆11”的最佳生长和产量,栽培技术要点也非常重要。播种时间应选在6月上中旬,行距保持在40至50厘米,每亩留苗1.4至1.8万株。科学施肥是关键,整地时每亩施底肥磷酸二铵15至20千克,钾肥5千克,或施氮磷钾复合肥15至20千克,并在开花期追施尿素5千克。此外,及时的间苗、定苗和中耕锄草,以及病虫害防治,如蚜虫、棉铃虫、红蜘蛛、大豆食心虫等,都是保证“邯豆11”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在花荚期和鼓粒期,如遇干旱,及时浇水也是必不可少的。

最终,经过严格的审定,“邯豆11”符合河北省品种审定标准,并被推荐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种植。这一新品种的推出,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高产、抗病的新选择,也为河北省的大豆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