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的“运旱1512”:旱地小麦的新希望

2024-12-10 04:36:43 发布

在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运旱1512”的小麦新品种以其卓越的性能和产量表现,成为了旱地农业的新宠。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20210065,它是由研究所精心选育的,源自于运旱618和临优145的杂交。

“运旱1512”是一种半冬性的小麦品种,其全生育期为244天,比晋麦47晚熟一天。它的幼苗呈半匍匐状,叶片宽短,叶色深绿,显示出旺盛的生长力。成熟后的植株高度约为74.6厘米,株型半紧凑,茎秆弹性中等,抗倒性中等,熟相良好。穗形为纺锤形,穗粒数较多,长芒,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这些都是高产的有利特征。

在产量方面,“运旱1512”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2017至2018年度的区域试验中,其平均亩产达到了331.6千克,比对照晋麦47增产9.6%。接下来的两年,这一品种继续展现出稳定的增产能力,2018至2019年度平均亩产286.3千克,2019至2020年度平均亩产341.6千克,均比对照晋麦47增产9.5%至9.7%。

尽管“运旱1512”在抗病性方面对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对黄矮病中感,但其品质分析显示,籽粒容重在753克/升至786克/升之间,蛋白质含量介于14.3%至15.5%,湿面筋含量在28.0%至29.1%,吸水量为59%至60%,稳定时间为0.5分钟,这些数据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加工品质。

栽培“运旱1512”时,适宜的播种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亩播量为8至10千克。为了确保产量和品质,需要及时防治锈病、白粉病和蚜虫,并在适宜的时期收获,以防止穗发芽。

经过严格的审定,“运旱1512”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并已通过审定。它适宜在山西省晋南、陕西省宝鸡、咸阳、铜川以及河南省、甘肃省天水和河北省沧州的旱薄地种植,为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