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新希望——冈棉11号,长江流域棉花种植的新选择
在长江流域的广阔田野上,棉花种植者们迎来了一个全新的选择——冈棉11号。这款由黄冈市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棉花品种,以其卓越的抗虫性和早熟特性,为当地棉花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冈棉11号,一个拥有国审棉20220042编号的转基因早熟常规棉花品种,以其冈早棉0379和冈0804-1的优良基因,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质。这款棉花不仅拥有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22)第024号),更是以其转cry1Ab/cry1Ac基因,显著提高了对棉铃虫的抗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环境,也降低了种植成本。
在田间,冈棉11号以其松散的株型和适中的茎秆茸毛,展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它的棉铃呈卵圆形,单株结铃多达12.6个,单铃重4.9克,衣分高达41.9%,子指10.6克,这些数据都指向了一个高产的棉花品种。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霜前花率高达95.5%,这意味着更多的棉花可以在霜冻前收获,保证了棉花的品质和产量。
在抗病性方面,冈棉11号同样表现出色,耐枯萎病和黄萎病的能力,使得它在病害多发的地区也能保持稳定的产量。此外,其纤维品质达到了Ⅲ型,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6毫米,断裂比强度31.1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5.1,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其优良的纺纱性能。
产量表现上,冈棉11号在2019-2020年的统一试验中,子棉、皮棉、霜前皮棉亩产均比对照品种中棉所50增产超过7%,这一成绩在2021年的生产试验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种植冈棉11号,需要遵循一些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5月中下旬为最佳时期,种植密度控制在4000-5000株/亩。科学施肥,初花期喷施叶面硼肥,一次性施肥,中后期不追肥。合理化控,遵循少量多次、前轻后重的原则。加强田间管理,包括适时中耕、起垄培土、及时打顶、抹赘芽,以及遇高温干旱时及时灌水抗旱。
最终,经过国家棉花品种审定,冈棉11号以其优异的表现,被认定为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种植。但需要注意的是,枯萎病、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冈棉11号,以避免病害的影响。
冈棉11号,不仅是棉花种植的新选择,更是长江流域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