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中6号:甘肃省旱地小麦的新希望

2025-04-29 05:10:23 发布

在甘肃省中部的旱地小麦种植区,一种名为“陇中6号”的小麦新品种正成为农民的新宠。这个由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精心培育的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为当地农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陇中6号”的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90014,它源自于一个精心设计的杂交组合,以9767-1-1-3为受体,米高梁DNA为供体,经过科学组配,原代号为200707-2-2。这个品种具有冬性特征,幼苗半匍匐生长,株高达到74.6厘米。它的穗形为长方形,白穗长芒,籽粒白色且质地坚硬,穗长6.0厘米,每穗平均含有42粒籽粒,千粒重高达37.6克。在营养成分上,“陇中6号”的表现同样出色,容重达到784克/升,粗蛋白含量为8.35%,湿面筋含量为23.2%,赖氨酸含量为0.34%,沉淀值为24毫升。

在产量方面,“陇中6号”同样不负众望。2015至2017年间,它在甘肃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297.9千克,相较于对照品种陇中1号增产12.2%。2017至2018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311.1千克,增产12.1%。

“陇中6号”的栽培要点也相当明确。建议在9月中下旬进行播种,亩播量控制在15-20千克。施肥方面,每亩需施用农家肥1500千克,纯氮6.5千克,纯磷3.0千克。在越冬期间,应及时进行镇压以保持土壤湿度和防止寒冷,而在抽穗后期则需要防治蚜虫。

综合以上特点,“陇中6号”适宜在甘肃省中部旱地冬麦品种类型区种植,它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小麦的产量,还增强了作物的抗病性,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随着“陇中6号”的推广种植,甘肃省的小麦产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